发布日期:2018-06-23
离型膜在我们模切行业起到极其总要的角色,它不但影响着我们生产的稳定度和不良率,更影响着终端客户直接使用情况。而工艺生产的顺畅流程,和我们离型膜的搭配也是息息相关。
在模切生产过程中,离型膜的主要作用有隔离、填充、保护、易于剥离。
行业使用离型剂一般分两种:氟素和硅。
硅离型膜:一般都是搭配亚克力胶使用,他能起到很好的隔离胶分子穿透作用,能轻易的把双面胶从离型膜上剥离出来。
氟素离型膜:则搭配硅胶使用,原因是硅胶和硅离型膜容易起化学反应,而氟素且能有效的隔离硅胶分子。
那今天主要为大家介绍一下离型膜的搭配问题,而在我们生产过程中,我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会遇到离型膜搭配问题,比如生产排废困难、客户反应离型过重、或者出现反离型等问题。
如图以下面产品有三成结构
1、盖子:重离型膜面,蓝色带手柄那层,通常盖采用有颜色离型膜为防呆作用;当拿着手柄处和托底膜分离时,胶应当跟贴在蓝色离型膜面,反之则为不良品,也称之为反离型。在这起到支撑双面胶方便客户组装等作用。
2、主材:为两层离型膜夹在中间的黑色双面胶,客户主要使用层。
3、托底:透明那层,为轻离型膜,在运输或使用前防止双面胶接触其他物品,在使用时能很轻易的把此层剥离出来。
下面基于离型膜搭配这个问题谈谈想法:
首先,我们要明确最重要的一点:离型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生产厂家对于离型膜的离型力测试,是基于某一款胶带来做的,比如盛唐电子科技的离型膜就是用tesa7475胶带来测试,有些则以其他胶带测试。但相信100%的,不同种类粘力双面胶,测试出来的结构绝对是不同的,那模切行业双面胶光3M,TESA,NITTO双面胶种类就不下几千钟,加上国产、国外各个品牌何其多!那离型膜的搭配又是如何的呢?
在行业内可以经常听说离型膜跟双面胶的搭配是3:1或5:1,离型膜的克数是根据行业测试标准;那也是就说轻离型膜采用3克以下的,那重也就是9克以上,或者是15克。
以下我以TP胶框测量了一组数据:
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就算是10:1的情况也是可能出现反离型的!而据了解3:1和5:1的搭配比率,是双面胶生产厂家的常规搭配。那双面胶的搭配一般轻离型是10g以下,重离型在35g左右,对于双面胶来说它是整卷出货,双面胶和离型纸/膜的接触面比较多,而且就算你离型膜局部不稳定,但有其他部位支持也不会出现反离型,所以他出现反离型对不模切产品的机率低太多了。
然而模切行业离型膜的搭配,真说起来影响还蛮大的,首先产品的大小、结构、使用方式都会影响我们离型膜的选用。另外不同双面胶它和离型膜测试出来的结构也不相同,以下是同一型号、同一宽度不同粘力测试对比,此测试为TESA 7475新出的测试胶带和旧测试胶带,贴合0.075mm透明离型膜不同离型力对比。
胶带粘力测试,贴合钢板,2KG滚轮来回压三次,摆放5分钟,180度剥离得出双面胶粘力。
分析:
1、当双面胶粘力从30牛下下降到27牛(1牛=102克),10克以下离型膜离型力会加重,虽然百分比变动较大,但克数跳度不大,所以我们可以理解10克以下变化不大。
2、10克离型膜粘力会逐渐下降离型力,由2克变化到50克左右后基本保持50克平衡。
3、当胶下降30%时,而胶离型膜最高下降到35%;但我们很多模切的朋友使用15牛或18牛的双胶,胶性降到50%以上,但使用配比标准用的是TESA 7475测试出来的标准,而非双面胶本身两面离型力的对比,此为错误搭配!
4、也就是说当我们生产30牛的双面胶按5:1是可以的,但生产21牛的双面胶加工时候搭配原来5:1的标准,但现在两面的离型膜实际离型力搭配已经严重小于5:1标准。
5、经过测试,我们不同厚度、粘力、特性双面胶测试出的离型力全不相同。
6、当我们把测试胶带从25MM宽度,换成12.5MM测试时,10克以下变化不大,其他越重变化越大,所以生产小产品时应该考虑此变化。
1、此处离型力的轻重划分,只是我的个人经验,并无行业标准,仅供参考!
2、此图离型力为行业TESA 7475测试标准离型力。
3、这是按照普通双面胶最低搭配标准,如低于此标准,反离型风险非常大,特殊胶带和小产品需加大配比。
4、如图所示:模切产品采用1-3克离型膜做底材轻离型膜,那另一面应搭配25克以上的离型膜,如果轻离型采用25克,那重离型必须采用90克以上离型膜。
1.行业搭配标准3:1是双面胶带母卷生产的最低离型力搭配,5:1是最低模切产品离型力搭配,但很多人都把意思理解错误,它的离型膜搭配比率是建立在每款双面胶和离型膜贴合而产生的离型力,非通用标准离型力。
2.单模切产品单片胶(或者说孤岛胶)小于10毫米时候应当加大离型膜离型力配比。
3.离型膜作用是隔离双面胶分子穿透而产生离型力,但双面胶图层越厚,胶流动性越大,而离型力搭配稳定度相对来说会变低,同样应加大离型膜配比。
4.在不影响客户的使用情况下,尽力加大离型膜搭配比率,降低反离型风险。
上一篇:屏蔽材料-电磁辐射的影响